香港流行音樂史的「空白」

讀朱耀偉的《光輝歲月—香港流行樂隊組合研究(1984-1990)》,書本已經是再版,首次出版已經是十六年前,但今年看書並不過時,當今日的樂隊仍然眷戀舊日樂隊盛世的日子,再看看近幾年頒獎禮的悶局。不只是樂隊,是整個香港音樂界的「業」,無論是電影還是音樂都有食老本心態。歌手放棄本地市場北上參加偽.歌唱比賽時,唱片公司在投資與包裝上過於保守與傳統時,不知不覺間本地人也厭棄了香港音樂。要人支持就先要做好自己,但家駒所言今日依然一矢中的,香港沒有音樂界只有娛樂圈。

看到音樂界的殞落,舊日的樂隊今日依然得到大愛,特別是多少週年演唱會一票難求,達明一派、草蜢、太極都今日仍然有市場。三十年前的樂隊的曲詞與今日樂隊/歌手的苦悶情詞相比,當真是聲聲入扣與有前瞻性,他們在歌詞的大膽創新與各個議題上的發聲讓到歌曲有更廣的方向。先不談書的內容與個人看法,反而是留意作者在搜集資料的渠道,當中包括已結束的雜誌。近十年香港已經不再有收費的音樂雜誌,曾幾何時買過一本(具體名字忘記了,是看到封面有at17才買的)。讀中學時時常在學校圖書館館看《電影雙週刊》,《電影雙週刊》結束後曾短暫出現過《香港電影》。音樂雜誌也好、電影雜誌也好,已經不復再。近年是有音樂雜誌的復興,不過名不經傳而且走免費路線,放在商場、唱片店讓人任拿那種。與過去那種雜誌的長壽與專業性、獨立性已經相差太遠。

作者在書中採用《音樂一週》、《結他》、《電影雙週刊》、《突破》等等的訪談內容為作品搜尋資料與元素,這些的書籍或多或少是當時流行音樂為之蓬勃的原因之一。Beyond從《結他》雜誌的比賽出身,有些樂隊在啤酒公司的樂隊比賽出道,現在已經沒有雜誌有能力辦比賽,就連啤酒公司的搖滾嘉年華都不再是新人出道的場所。初年嬴掉樂隊比賽就等於一張進樂壇的門票,但往後不再是保證。這些書刊為香港的流行音樂記下了歷史。音樂人袁志聰創辦的《mcb音樂月刊》在2004年創辦十年壽終正寢,事實上在過去十年香港音樂的歷史走進了「空白期」,雖然有些樂評人轉戰網絡,但畢竟網絡的認受性不及雜誌。再者網絡良莠不齊,看網絡與看書是兩個層次。香港音樂即使進入怎樣的光境都應該有人書寫、記錄,就如書的作者翻查歷史為流行音樂補白。歷史對於一個產業、一個城市是如此重要,而流行文化經歷時代也會有相應的評價。
cover_0416_EmiFujita_pink_web
歐美音樂雜誌《Rolling Stone》、《NMB》仍然是行內龍頭地位,但華語樂壇顯然就失色兼不具備份量。今日的免費雜誌做不到人人皆知,目前香港的免費音樂雜誌有《Respect》、《Boom》,但沒有留意的群眾始終不會知。值得留意的是香港一直有人在做「一人雜誌」,而且一做三十年。由Manfred Wong創立的獨立雜誌《Headlines第一線》主要在信和派發,排版雖然是老舊,但畢竟是一人之力可以原諒。文中的內容主要包含中港台日韓美歐英的唱片資訊與分享創辦人心目中的好歌以作推介,單是這份毅力就應當佩服。雖然不是完美,但有心人為樂壇「補白」可算是不完美中的完美。

發表留言